為達成上述研究目標本研究團隊以下面的生態系統圖(見圖1)為主要學理基礎,系統內各要件之結構與內涵則詳列於表1中。
圖 1 本研究學理架構
表 1 生態系統各要件內涵
生態系統結構 生態系統內涵 相對應的發展性外在資產之內涵
(1) 微觀系統—
學童為中心,其生活中直接接觸之環境 a.個人特質
b.家庭結構與互動〈父母、手足〉
c.學校環境〈師生關係、同儕關係等〉 家庭支持;正向的家庭溝通;關懷的學校氣氛;父母的學校參與;正向的同儕影響;父母與師長鼓勵青少年;家庭與學校能提供青少年清楚的規定與行為結果;在家時間;創造性活動;
(2) 居中系統—
微觀系統間的互動關係 a.家庭與學校
b.學校與社區
c.雲林諮商中心與學校
d.各校專任輔、兼任輔導教師與學童、導師、家長 與其他成人的關係;關懷的鄰居;重視青少年的社區;青少年在家庭、學校、社區都能感到安全;
(3) 外部系統 a.社區、b.志工媽媽
c.退休教師、d.宗教團體
e.企業團體 服務他人;成人角色楷模;宗教性社區;青少年方案;
(4) 巨觀系統—
社會文化、價值信念、歷史沿革 社會主流價值偏重學業成績的單一價值觀,以及對弱勢學童的看法與評價。 青少年被視為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