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聯合國布倫特蘭委員會稱,可持續性可以<br>定義為"在不危及當今人口需求的情況下承受需求的能力<br>後代滿足自身需求的能力"。可持續性意味著<br>資源消耗,對內或外部的不利影響很小。系統或進程<br>如果其投入和產出對環境沒有負面影響,則具有可持續性。<br>一個不可持續的系統往往導致失敗(有時是災難性的)<br>系統本身或其環境中的其他系統。例如,銀行系統<br>是可持續的,當其金融交易導致很少或沒有不利影響自己<br>或其他經濟實體。國內物品,如燈泡是<br>在其生產和運行可靠且幾乎不產生不利後果時可持續<br>對其環境的影響。對於人類來說,可持續性對三者具有長期影響<br>重要部門:環境、經濟和社會。地球系統科學懇求<br>全球可持續性。目標是提供知識,從而減少
正在翻譯中..
![](//zhcntimg.ilovetranslation.com/pic/loading_3.gif?v=b9814dd30c1d7c59_8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