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直立位腰脊柱屈向健侧和后凸变直,致整个脊柱呈S形。腰脊柱前屈和后伸活动受限,直腿抬高左20°(右80°无征象),三者均引出左腰腿痛麻增剧。X线正侧位片提示腰脊柱除左侧凸外,无骨性病变发现。尽管当时笔者对自己亲手施行“‘开窗’式或半椎板式椎间盘切除手术”106例腰腿痛患者的后期疗效并不满意,但仍是一位机械性压迫致痛理论的坚决信奉者,故对自己的痛征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坚持采用手术治疗。由于当时笔者工作的上海市同济医院的骨科专家正受整风运动大字报的冲击,不肯立即施行腰椎间盘切除手术。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本市多位著名的中西医骨科专家,诊断均同笔者;行多种非手术疗法,如推拿、针灸、火罐、理疗、“正骨”手法、意气功等均治疗过,但全无疗效可言。坐卧均痛,夜不入眠,非常痛苦。在卧硬板床绝对休息中偶然发觉用左拳垫腰的脊柱过伸位上可显著减轻左腰腿痛,于是改用一个特制的小圆枕垫入腰下(紧压后的上下直径先自1/2拳开始,逐渐增至最后为1 拳为止的高度),至此腰腿痛接近消失。3个月后起床行走时脊柱侧凸畸形明显改善,左腰骶痛和下肢“放射痛麻”解除。左小腿和足部皮肤的感觉麻痹恢复到感觉迟钝,踝趾的背伸功能完全恢复;腰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和左直腿抬高增至80°(右侧增至90°),两者均无征象引出。残留久坐位上易引起轻度的左腰骶痛和小腿外侧麻刺感,但经直腰步行5分钟左右,征象又会消失。这些残留征象通过长期的步行锻炼(上下班不乘交通工具),约5年内逐渐消退。迄今的35年中征象未曾发作过。现在用软组织外科新学说重新认识这一腰腿痛的诊断,应该说全属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左腰腿痛麻,而不是椎管内病变;这与非致痛因素的生理性退行变所造成的腰椎间盘突出物更无丝毫联系。鉴于自己所患的按传统标准诊断的典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却经上述脊柱过伸位绝对卧硬床休息法而治愈,从此在临床上放弃了传统的“椎间盘切除手术”而多改用与上述相同的绝对卧硬床的非手术疗法医治,当征象缓解后结合过伸位石膏背心外固定3个月,多数病人取得了与“椎间盘切除手术”相似的疗效。当时虽弄不清楚治愈的道理,但开始埋下了怀疑“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种子。这对以后彻底否定传统的椎管内机械性压迫致痛的错误理论以及完全明确创新的椎管内外无菌性炎症致痛的正确理论之推陈出新起到先导作用。上述是笔者的腰腿痛病史。下面所述是后期笔者所患的肩臂痛诊疗情况。